当前位置:首页 > Manus技术交流 > 正文内容

Manus为什么从光谷破茧成蝶

5个月前 (03-09)Manus技术交流371

转自:九派新闻


Manus一夜爆火!DeepSeek风行一个多月后,AI界迎来又一次“高光时刻”。


3月6日凌晨发布的这款AI智能体产品,瞬间点燃科技圈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热情。接连两天,“AI智能体”概念股迎来涨停潮。


3月7日上午,武汉中碳登大厦32楼,“首义任度”双脑大模型一体机发布会上,几乎所有的演讲嘉宾都不约而同提到了Manus。


不过,Manus背后的蝴蝶效应公司,以及位于光谷关山大道聚集主要研发团队的武汉公司,依旧神秘。行业狂欢的暴风眼中,它闭门谢客,工作间里只有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以及24小时连线北京团队的大屏。


由于尚处于内测阶段,Manus究竟有多好用,除了极少数获得邀请码的人之外,绝大多数网友还无法体验。但公司“90后”创始人肖弘的创业故事,还是在网上迎来了众多喝彩。


公司墙上的英文标语——“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十分醒目。这种无视一时成败的昂扬状态,恰似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的缩影——低调务实,却暗藏爆发力。


为什么是武汉?为什么在光谷?


事实上,早在Manus爆火之前,武汉已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多年,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过去5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科创重镇光谷,早在2017年就前瞻性出台了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经过多年引育涵养,光谷已形成从芯片到算力、从算法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生态,不仅具备存储芯片、逻辑芯片、三维异构集成全产业链芯片制造能力,“紫东太初”、金山办公WPS AI等大模型也在此持续绽放“模力”。


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高性能算力吸引下,400多家企业入驻光谷,联合孵化出300余项场景化解决方案。


将时间尺度拉远一些,更能看清一座城市的来时路。1987年,全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落成,成为擦亮武汉创新之光的燧石。此后,这里接连走出高德红外、达梦数据、聚芯微、华引芯等创业企业。


如今,已深度融入城市呼吸的创新基因,也滋养着千万创业者,以年轻热血共赴未来。仅在光谷,高峰时每天举办近10场创新创业比赛,每年有10万大学生来此就业创业。毕业后,拉上三五志同道合者,在学校周边入驻,便能享受创业普惠政策,拼出一方天地。


2015年,Manus团队创始人肖弘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在校门外300米远的关山大道扎下根来,在武汉和光谷的普惠政策支持下,完成连续创业,为今天Manus的耀眼成绩夯土奠基。


在肖弘的“蝴蝶效应”之下,这里将有更多“蝴蝶”正待振翅高飞。


武汉模态跃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00后”常元和,不久前,因PPT结尾一句“超越雷军”走红网络。开年至今,已有美国、日本、新加坡的20多家企业主动找他们合作。“我们计划将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新领域,并与本地优势产业形成联动。”常元和说。


诞生更多Manus,还需要做什么?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点赞称,Manus展现了武汉丰富的AI技术储备,“下一步就需要调动更多的潜在资源,例如高校、研究院所、科技企业等将技术储备盘活。”


要诞生更多Manus,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眼下,武汉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33所,全国第二;人工智能学者数量超3万人,全国第三。质、量皆优的人才团队背后,是超过80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的鼎力支持,它们从技术创新、算力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保障AI创新应用在武汉落地生根。


2月18日,《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外发布,重奖大模型落地和对产业端的赋能,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再升级。其中提出,对符合标准的单位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并重点向中小企业提供算力券。


通过聚焦细分场景落地,武汉正在更多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建立优势。黑芝麻智能、芯擎科技发布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在多个畅销车型量产上车。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新春集体在汉亮相,正加快在工业、应急、服务等领域应用。


人工智能的产业风口,相关“硬件”“软件”纷纷就位。去年12月,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超10万平方米高端专业园区,近20家相关机构与企业签约入驻,成为聚合人工智能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总奖金百万元的首届光谷AI创新应用大赛已进入尾声,全球600多家企业、个人正激烈角逐25张决赛门票,为整个生态注入全新活力……


“Manus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我们不依赖、不跟随,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自己的路线图。”扎根光谷多年的传神语联创始人何恩培说,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加快走向自主行动、自主决策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必将呈现更多“高光时刻”。


“Manus为什么从光谷破茧成蝶” 的相关文章

200万人等候使用Manus,突然爆火的Manus到底“神”在哪里?

200万人等候使用Manus,突然爆火的Manus到底“神”在哪里?

据证券时报3月13日报道,中国AI智能体企业ManusAI表示,7天来,Manus使用申请等候名单增加到两百万人。我们对惊人的需求感到非常兴奋和谦卑,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尽快将Manus带给更多的人。...

对话三六零集团创始人周鸿祎:Manus爆火让大家知道光有大模型是远远不够的|两会企业家访谈

对话三六零集团创始人周鸿祎:Manus爆火让大家知道光有大模型是远远不够的|两会企业家访谈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三六零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格外忙碌。在短视频平台上,他随时随地分享日常生活和观点,一年时间内积攒了上千万的粉丝,成为互联网上仅次于雷军的第二大企业家IP。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周鸿祎也...

Manus回应邀请码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

Manus回应邀请码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

 manus团队成员在朋友圈发文称,manus还是在内测期间,资源准备也确实比较有限,可以稍微耐心等一等。此外,该团队还特别澄清:“我们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我们从未投入任何市场...

企业级“Manus”的新范式:YonSuite AI+全场景!

企业级“Manus”的新范式:YonSuite AI+全场景!

Agent技术正从“能力积累期”迈向“应用爆发期”!多智能体协作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主流范式,专业化分工与场景深耕更是Agent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个AI技术加速落地的时代,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

字节去年曾想收购Manus将其团队和产品整合到豆包体系中 因出价太低被婉拒

字节去年曾想收购Manus将其团队和产品整合到豆包体系中 因出价太低被婉拒

【字节去年曾想收购Manus团队 因出价太低被婉拒】《科创板日报》10日讯,报道称,开发出Manus的中国创业公司——Monica,在2024年年初曾经与字节进行过一轮收购谈判。当时字节出价3000万...

蝴蝶效应备案manus.cn顶级域名 此前曾称尽快将创新体验带给中文用户

蝴蝶效应备案manus.cn顶级域名 此前曾称尽快将创新体验带给中文用户

【蝴蝶效应备案manus.cn顶级域名 此前曾称尽快将创新体验带给中文用户】财联社3月17日电,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manus.cn域名备案审核通过。据悉,“.cn”域名是中国国家顶级域名,此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