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Manus技术交流 > 正文内容

Manus背后的华人团队:套壳到极致,就是胜利

2个月前 (03-10)Manus技术交流135


作者|赵健


昨晚横空出世的AI Agent产品「Manus」,正在“炸裂”整个科技圈。此时此刻,所有AI爱好者都在求一个「Manus」邀请码。


Manus是什么?


Manus团队的Hyan在Superlinear Academy(一个专注于AI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和会员社区)上发帖介绍称:“Manus是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无论你需要深入的市场调研、繁琐的文件批量处理、个性化的旅行规划还是专业的数据分析,Manus都能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编写并执行代码、智能浏览网页、操作各类网页应用——为你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而非仅仅提供建议或答案。”



Manus网站截图


甲子光年智库曾将AI Agent的能力等级分为L1~L4四个等级。若按照Manus的产品演示,Manus已经近乎达到了L4级别的完全自动化水平,对于个人工作流将带来一场彻底的生产力革命。



Manus为什么出圈了?除了本身炸裂的产品能力之外,其背后的华人团队也是让很多人惊喜的一点。


Manus背后的团队名为Monica.im,创始人名叫肖弘,是一名连续创业者。Monica在2023年开发了AI浏览器插件助手Monica。更早之前,肖弘还开发了两款企业微信SaaS工具“微伴助手”“壹伴助手”,是很多媒体与自媒体工作者日常用到的工具。


Monica团队本身并不自研大模型,而是基于业内大模型开发“套壳”产品,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OpenAI、DeepSeek等基础大模型进展的时候,Monica团队悄悄地从应用层“暗渡陈仓”。


业内对于产品套壳似乎有种“鄙视链”,但Monica团队正在证明:套壳到极致,就是胜利。


1.从壹伴助手到Manus


肖弘是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5届校友,连续创业者,具备十年以上技术创业经验。在校期间,肖弘加入了联创团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带领团队先后推出志愿填报助手、咩咩、圈子集市等校园创新产品,为创业之路打下基础。


2015年,毕业后的肖弘创立夜莺科技开发企业微信SaaS工具“微伴助手”“壹伴助手”,获腾讯、真格基金等知名产业基金和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服务了超200万B端用户并帮助企业触达数亿C端用户。最终该产品在2020年出售给某独角兽公司。这一阶段的创业经历验证了“依附超级平台做垂直工具”的商业模式可行性。


2022年,肖弘敏锐洞察到ChatGPT开启的AI技术革命,成立“蝴蝶效应”公司,推出AI浏览器插件Monica,主攻海外市场。


Monica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插件工具,主打个人日常通用的AI能力all-in-one,是一款纯AI范式的应用。Monica集成了当前主流的大模型,你可以与Monica随时随地聊天、翻译、处理文案、作图等。关于Monica的定位,肖弘认为Monica现在是一个具有通识能力的AI助手,通过浏览器插件形式提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未来,Monica将是个性化的个人助手。


肖弘的战略选择源于两点判断。一是规避国内竞争,避开与百度、阿里等大厂的直接交锋,聚焦欧美用户需求;二是技术套壳的价值重构,认为“应用公司应类比消费电子公司(如苹果)”,通过整合大模型API创造差异化体验,而非追求底层技术颠覆。


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曾在2023年甲子引力大会谈及Monica的出海战略:“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是,国内to B的创业较多,出海做to C的较多。因为国内to C监管环境不够明朗,很多创业者担心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创业者做to C的出海能力已经比五六年前强很多了。比如我们投资的Monica.im、HeyGen等,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海外to C 领域获得了很多用户关注。包括我们投资的一些做模型的公司,他们的端到端模型在出海方面也有非常大的野心和抱负,这是相比于上一代AI创业者更明显的变化。”


2023年,Monica通过收购独立开发者产品“ChatGPT for Google”实现用户快速增长。该插件当时已积累300万用户,收购后与Monica形成产品矩阵。此举不仅缩短开发周期,还验证了“工具全家桶”模式的用户需求。


目前,Monica已积累用户数约400万,ChatGPT for Google用户数约300万,总用户突破700万,在AI Chrome插件的产品中用户范围和体量以及功能广度均属于第一梯队。



Monica创始人肖弘做分享,图片来自「创新创业华科大」


在2024年10月华科大联合真格基金创业分享会上,肖弘鼓励创业者专注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而不是空谈宏大想法,并强调在顺利时做出正确抉择的重要性。


2025年3月6日,Monica团队再次出发,发布了震撼科技圈的AI Agent 产品「Manus」。根据官网介绍,这是比OpenAI Deep Research更强的AI Agent产品。



GAIA 是评估通用人工智能助手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基准。Manus 在所有三个难度级别上实现了新的最先进(SOTA)性能。图片来自官网


2.“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


无论是Monica还是Manus,都是套壳到极致的产品。


作为一个AI产品层的创业公司,肖弘不追求自研大模型,而是通过多模型动态调用(GPT-4、Claude3、Gemini)提升综合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套壳”。不过,Manus还没有透露背后调用的基础大模型的名字,应该也是不同大模型搭配使用。


肖弘认为“套壳”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他将大模型公司类比为芯片公司,而应用公司则类似于消费电子公司。芯片公司专注于生产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芯片,而消费电子公司则更注重品牌、渠道以及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对于消费电子公司来说,其核心任务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商业闭环。


因此,“套壳”可以视为一种整合和优化资源的方式,只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那么“套壳”就是一种成功的产品策略。


肖弘认为,套壳到极致,既是技术产品化(TPF),也是产品市场契合(PMF),最终都通往用户价值。


Monica团队通过将大模型的能力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AI服务。例如,Monica在YouTube、Twitter、Gmail、The Information等不同功能的网页里呈现出不同的交互形态和功能,以适配特定场景的用户需求。这种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满足,使得Monica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用户数量翻番,同时保持着可观的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套壳”的产品观。


在近期上海GDC大会上,MiniMax副总裁刘华在一场论坛上建议,做AI产品不要雕花,底层模型的升级更加重要。


刘华用DeepSeek与MiniMax的Talkie举例,DeepSeek在2周内用户过亿,比ChatGPT的两周还要快,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其底层模型V3/R1带来的能力质的飞跃。此外,Talkie在海外的用户体量已经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Character.ai远远甩开,原因就是Character.ai的基础模型团队被谷歌收购了,而MiniMax基于“模应一体”会有更高效的产品迭代。



图片由「甲子光年」拍摄


总结来说,MiniMax认为基础大模型的能力要远比AI应用层的产品“雕花”更接近本质。


当然,套壳与否只是技术层的理念,肖弘也强调,产品的核心在于解决用户的问题。


Monica团队在开发产品时,始终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他们通过将复杂的技术实现封装在云端,为用户呈现出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例如,Monica让用户无需理解Python依赖管理、API密钥配置等技术细节,就能驱动AI完成复杂任务。这种“用技术对抗技术”的反直觉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使用AI技术的门槛,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在产品发布之后,Manus团队的Hyan在Superlinear Academy上介绍了Manus的产品哲学:


“我们坚信并践行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的哲学:当你的数据足够优质、模型足够强大、架构足够灵活、工程足够扎实,那么computer use、deep research、coding agent等概念就从产品特性变为了自然涌现的能力。


把任务留给Manus,把时间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任务过程中,可实时通过移动端查看任务执行状态,当你回来时,Manus将呈现令人满意的结果。”


2025年被称为AI Agent之年,一场影响所有人工作流的AI革命正式拉开。


(封面图来自Manus)


“Manus背后的华人团队:套壳到极致,就是胜利” 的相关文章

让Manus给36氪当一天实习生后,我们想给Ta多发点奖金

让Manus给36氪当一天实习生后,我们想给Ta多发点奖金

(鉴于Manus引起的炒作争议,36氪特别申明,本文绝非投放,实际上,我们连要到邀请码都颇费了一番周折……)应该无需赘述Manus的引起的轰动了:大家已经在各种视频切片中,看到Manus勤勤恳恳地搜资...

Manus出现,人形机器人或将不再需要遥控器控制

Manus出现,人形机器人或将不再需要遥控器控制

原创 刃辛作者 刃辛机器人机器人“缺脑”,Manus是参考。文 章 要 点■全球都还在等待真正的机器人“大脑”诞生。■Manus正在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应用加速转化。作者丨陈重山“如今‘出街...

Manus回应邀请码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

Manus回应邀请码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

 manus团队成员在朋友圈发文称,manus还是在内测期间,资源准备也确实比较有限,可以稍微耐心等一等。此外,该团队还特别澄清:“我们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我们从未投入任何市场...

周鸿祎用三个关键词形容“manus”:创新、有意思、惊艳

周鸿祎用三个关键词形容“manus”:创新、有意思、惊艳

3月10日上午,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谈起了最近爆火的人工智能体“manus”,他用了三个非常来形容,他认为manus非常创新,非常有意思,非常惊艳。周鸿祎用“创新、有意思、惊艳”这三个关...

Manus官方称将有序释放邀请,团队两年前已布局海外市场AI工具

Manus官方称将有序释放邀请,团队两年前已布局海外市场AI工具

“接下来一段时间应该是做应用公司比较好的时候。因为大家的注意力从2023年的做模型,开始转到做应用了。”早在2024年底,Manus创始人肖弘在一次访谈中提出,投资人和AI市场的关注点正在发生转变。毕...

Manus加速AI迎来奇点时刻,微美全息(WIMI.US)融合DeepSeek突破AGI边界

Manus加速AI迎来奇点时刻,微美全息(WIMI.US)融合DeepSeek突破AGI边界

 短短两个月,全球消费级AI格局发生改变。根据2025年全球100生成式AI消费级应用排行榜,最耀眼的是中国生成式AI模型的“大黑马”——DeepSeek,在网页端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仅次于ChatGP...